中国人吃饱饭是因为包产到户还是化肥的大规模使用?_甘玉23玉米杂交种_欧宝娱乐手机版app官方网站下载

甘玉23玉米杂交种

欧宝娱乐手机版app下载

中国人吃饱饭是因为包产到户还是化肥的大规模使用?

发布日期:2023-12-01 22:52:59来源:甘玉23玉米杂交种点击量:1]

  可笑曹操父子,携大汉天子,屯田安民,平吕布,灭袁绍,收张绣,战西凉,又空费国帑北逐匈奴。

  如今大晋反手而定天下,足令群小慑服。我等愿追随司马氏,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相关科技的研发、推广,及其工业化成果的应用是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唯一源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9月提出,旨在强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诸因素里,科学技术的地位要远高于诸如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劳动投入、生产积极性等其他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由劳动者创造,资本由劳动者创造,生产力都由劳动者创造……但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只可以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这是唯一途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改造提高是同时作用于生产力各要素的,其之间关系大概能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素质、生产管理等)+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综合考虑我曾实施的农技(地膜、垄作、秧盘等)推广和试验结论等和各种各样的因素,个人觉得,就中国而言,自1949年至今平均亩产增加的300公斤中,单纯化肥因素约占30%(±10%),单纯良种因素约占20%(±10%),单纯水利因素约占10%(±5%),单纯其它因素(包括高厢垄作免耕轮作预留行间套作肥水管理在内的耕作制度改革,和农药、农膜、农机等)10%(±5%),多因素综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种、水利、农膜、农机、农药、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约占30%(±10%)。

  毫无疑问,包产到户满足了千年以来农民“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为自耕农的愿景,因而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克服了“人民公社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励惩罚机制不健全”等弊端,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到1984年时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我在《当初群众对人民公社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这篇文章中专门对“积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生产管理方式的向良改革确实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在其他因素不改变,仅有“积极性提升”一个变量时,“积极性高涨”确实能增产。“包产到户”初期增产效益就是建立在“积极性高涨”后,农田水利、农技推广等体系尚基本完备、未被破坏的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子系统生产效率的短时期提高。

  (二)、能否因“积极性高涨”就能判定“包产到户”属于生产管理方式的向良改革?

  2、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其路径只能是:因生产积极性而提高农业新科技和农业设施的学习提升积极性,再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但是,因土地零碎的小农经济本身就缺乏学习新技术积极性、不利于“体系”及其它原因(详见: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必不可少基础要件的农田水利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等系列“体系”,这些“其他因素”纷纷瓦解、崩溃了。前面提到的“路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新技术学习积极性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现实情况是这个链条从一开始就断了。这个“积极性提升”既不适应市场经济,又严重阻碍了“技术提升”,还有何意义?

  3、“包产到户”所带来的“积极性高涨”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生产中,能解决的问题极为有限,增产效益只能是一次性的,不可持续的;就农业农村整体和长期发展而言是无效。没有工业化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再高的积极性、再精细的耕作,全国平均粮食亩产也突破不了100公斤。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三)、如果促使积极性提升的因素,是无助于甚至有碍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提升,那么就长远发展而言,这个“积极性提升”毫无意义。

  从更长时间尺度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来看,由于“土地分割细碎、生产单位小、散、多”天然就具有对农田水利、农技推广体系等各个体系的破坏性。当系列“体系”逐步瓦解、余辉散尽之后,农业农村尚未走出80年代就失去了光彩。“包产到户”是以牺牲未来、以透支方式破坏这些体系来获得增产效益。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终还是必须依靠,也只能依靠包括水利、化肥、良种、农膜、农机、农药、耕作制度改革等农业科技的进步。即使80年代初的高增长也不可能离开这些要素:

  1975年,杂交水稻制种方法研究成功;1979年,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小偃6号、掖单2号培育成功,以此为代表的一系列优良新品种(如汕优63、七三单交等等)随后在全国大规模推广。1980年,每亩(播种面积)化肥折纯施用量突破10斤并继续快速增长,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里起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有人在这个问题下只考虑消费增长情况,其原因无非:一是无视农业生产水平的真正表征——亩均单产的增长,二是无视因人口增长太快而被“吃”掉了的高速增长,三是无视当年因备战和工业基础建设所必需的高积累和被强力抑制的消费,四是无视耗费无数建成农田水利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农村基础医疗体系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预期寿命、农村教育……),五是无视80年代初的消费增长是建立在由“重积累轻消费”转为“轻积累重消费”的基础上,是前期有积累才可能有这个消费增长的结果。最终目标就是:反正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几十年消费几无增长就是你的错……

  (一)、先从“3414”试验说起。“3414”试验是根据测土配方的要求,全国几乎所有县(包括我)实施了多年的一个多年多点试验,“3414”试验的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效田间试验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该方案除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等等,以找出肥料最佳用量。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其核心不仅是试验,而且在于采用统计学方法的回归分析。通过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可以基本剔除干扰因素获得该地区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以及其它施肥参数。试验的科学性、严谨性毋庸置疑。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可以获得肥料效应函数,也就是能“计算产量中化肥的贡献”。

  其试验成果网上一搜就是一大堆,例如:《玉米3414肥料田间试验初报》玉米3414肥料田间试验初报 - 专业分析不用去看,单看表2:

  不用化肥的“处理1”亩产(315.71公斤)仅为最高亩产(630.17公斤)的一半左右。

  还有:玉米“3414”试验总结_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下载_无忧文档c/8c80289f814c65ab04133a24Not Found锦屏县冲沟细砂泥田水稻3414施肥试验简报.pdf全文-综合论文-在线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_word文档免费下载_亿佰文档网3414试验_360图片等等。

  (注:为简化计算,展现梯度,所用NPK比例为1:1:1,并非试验配比和最佳配比,理论肥效与试验表现肥效差异较大)

  另一方面,如果用实际试验结果简单粗暴计算,试验13414试验报告的列表最高亩产250公斤(增120公斤)所对应的用肥量为14公斤,增产幅度92.2%,单位肥效8.6kg/kg;试验2_3414_肥料效应试验的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列表最高亩产443公斤(增190公斤)所对应的用肥量为29公斤,增产幅度75.0%,单位肥效6.6kg/kg。

  经多方多次验证,各3414试验的基础产量和列表化肥最高增产幅度因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有改变;但是,从肥料效应函数得到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大致可表述为:

  “在NPK配比较恰当,耕地肥力适中,无其它因素干扰,在每亩总折纯施肥量从0公斤到20多公斤的递增过程中,每公斤化肥的粮食增产量从20公斤左右递减到0公斤”。

  所以任何“每斤化肥增产多少斤粮食”的说法都不准确。但实践中为了方便,可以简单粗暴地概括为全国平均“每斤化肥增产10斤粮食”。

  (三)、联合国粮农组织从1961年~1989年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的大规模肥料(NPK)试验计划(FP)表明:主要粮食作物的60089个试验中,加权平均的总PI值(单位化肥的平均肥效)为10.3kg/kg。另一项在孟加拉、埃及、印度、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进行的8500个水稻试验和6100个小麦试验结果的研究表明(Ahmed,1979):每kg氮肥(N)平均增产稻谷(籽实)在14~20kg之间,增产小麦籽实在17~21kg之间。关于每kg养分能增产的产品量,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作物种类、管理条件,以及整个农业生态条件都有影响。一个对不同地点数据进行研究的结果认为,每kg养分(N+P2O5十K2O)可增产的经济产品量在7~30kg范围内。所以也有的作者采用8.5这一数值,但不如 “10”这一数值用得普遍。这一数值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是可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估计化肥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比如,有人估计,整个发展中国家在粮食总产量中化肥施用的贡献为31%。在增产的粮食中,化肥的贡献为57%(Hignett,1985),其中拉美地区较高,为65%,印度的结果则高达75%(FAO,1981)。

  在不同情况下,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不同,这是不难理解的,甚至在同一国家不同土壤区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原苏联的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上化肥在作物生产中的贡献是不同的,如在生草灰化土上55%的产量依靠化肥投入,在灰色森林土上为28%,在黑土上只有20%。这些结果表明,化肥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还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在肥沃土壤上的作用较小,而愈是贫瘠的土壤上,化肥的贡献愈大。一般认为,化肥的贡献大体是:在粮食总产中化肥的贡献在30%~40%,而在增产的粮食中,化肥的贡献在50%~60%。(第二讲 科学施肥的基础第一章施肥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效应第一节 施肥的产量效应 -- 农化学堂 -- 中国化肥网)。

  《化肥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贡献率的研究》00.html在引用前述联合国粮农组织成果(FAO,化肥贡献率50%~60%)同时,“图2中国单位面积产量/化肥施用量”显示的时间段内平均单位肥效为10kg/kg左右。《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化肥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doc88.com/p-44.html认为化肥对粮食增产贡献率为40%~50%,《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8期认为达56.81%。

  所以,在满足“一定范围内”、“近似线性相关”的前提下,基本所有的3414试验报告、联合国粮农组织成果、《化肥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贡献率的研究》、《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化肥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相互映证。

  再从宏观数据看,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653.42万吨,其中用于粮食生产约60%即3400万吨,以“每斤化肥增产10斤粮食”计算,化肥的增产量应为约3.4亿吨。而1949至2018年粮食产量增长约5.5亿吨,3.4亿吨约占60%。而这又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而在增产的粮食中,化肥的贡献在50%~60%”基本吻合。

  所以,我认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素”与“单纯化肥因素”叠加后综合化肥因素约占60%(±20%)。

  (四)、建国后的三次水稻品种大更新:50~60年代以矮脚南特为代表的水稻矮杆化,60~70年代以桂朝2号为代表的水稻中杆化,1976年以后以汕优系列为代表的“杂交化”,在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下、每次都将水稻全国平均亩产提高了20~30%。《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调查报告》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调查报告认为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0%以上,此外还有诸多报告支持这个结论;再结合我曾实施的以地方农家品种为对照的品比试验,所以,我认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素”与“单纯良种因素”叠加后综合良种因素约占50%(±20%)。

  农田水利工程最大的作用在于“抗灾减灾稳产增产”,拖平因旱涝灾害造成的产量下滑曲线,提升耕地质量。《水利经济计算规范SD139-85(试行)》:“灌溉效益的分摊系数一般为0.2~0.6,平均约0.4左右”。所以,我认为综合考虑后应表述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素”与“单纯水利因素”叠加后综合水利因素约占40%(±15%)。

  再综合考虑我曾实施的农技(地膜、垄作、秧盘等)推广和试验结论等和各种因素,个人认为,就中国而言,自1949年至今平均亩产增加的300公斤中,单纯化肥因素约占30%(±10%),单纯良种因素约占20%(±10%),单纯水利因素约占10%(±5%),单纯其它因素(包括高厢垄作免耕轮作预留行间套作肥水管理在内的耕作制度改革,和农药、农膜、农机等)10%(±5%),多因素综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种、水利、农膜、农机、农药、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约占30%(±10%)。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1、农业的影响因素太多、且多因素综合作用太复杂,“粮食增产各因素占比”不可能有“一个能一锤定音的权威声音”。所有因素的影响比例都只能定性不能准确定量,只能说大致在一定范围内。所以研究者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会有“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六十”……等各种不同的数据。

  我所提出的“粮食增产各因素占比”也同样如此。所以都有一个浮动范围,即(±5%)或(±10%)。

  假如:某作物产量只由品种和化肥决定:“老品种+不用化肥”亩产100斤,“良种+不用化肥”亩产180斤、增80斤,“老品种+化肥”亩产220斤、增120斤,“良种+化肥”亩产400斤、增300斤。那么,300(总增产)-80(单纯良种因素增产)-120(单纯化肥因素增产)=100,这100斤就是“多因素综合作用”。但在化肥行业做对比试验时,为控制变量,往往只用“良种+化肥”与“良种+不用化肥”对比,就成了化肥能亩增产400-180=220斤。育种行业也同样,往往只用“良种+化肥”与“老品种+化肥”对比,就成了良种能亩增产400-220=180斤。两个增产因素的效应之和为400斤,达到了线%。

  所以,在综合分析“粮食增产各因素效应”时必须应用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概念。所以,关于肥料效应准确的表述应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素约占30%(±10%)”与“单纯化肥因素约占30%(±10%)”叠加后综合化肥因素约占60%(±20%)。但是,仅以化肥为主题的论文简单表述为:“化肥因素约占60%”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3、强调一下,施肥量和产量并不是成简单线试验所获得的肥料效应函数和其它肥效试验的结论看:一是贫瘠土地比肥沃土地肥效高,二是施肥量越多每单位施肥量的肥效越差。

  只是为了便于大众理解和便于理论计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诸论文中以肥料效应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近似线性相关提炼出了“加权平均的总PI值(单位化肥的平均肥效)为10.3kg/kg”等说法。关键词:

  准确说法应是:“在NPK配比较恰当,耕地肥力适中,无其它因素干扰,在每亩总折纯施肥量从0公斤到20多公斤的递增过程中,每公斤化肥的粮食增产量从20公斤左右递减到0公斤”。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为什么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但是农业却没明显的发展?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包产到户前小麦亩产100斤到400斤的样子。亩产100斤的小麦长的稀疏矮小,风刮过去没有感觉。亩产400斤的小麦,长的稠密而高大,风刮过去麦浪滚滚。那个时候形容丰收就用麦浪滚滚。中原地区,人口稠密,五千年的耕种,严重缺磷元素(化肥的一种)。我舅舅是生产队队长,非常希望丰收让人们吃饱,他到处想进办法买化肥。但是也只能买氮肥,磷肥就没有,买不到的。结果缺磷肥,氮肥相对过多,小麦到收麦也不黄,产量也上不去。我那个时候上初中,给舅舅说要买磷肥。化肥中氮磷钾平衡才高产,但舅舅说买不到。

  包产到户了,磷肥也来了,产地是云南贵州。良种也来了,是河南省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在辉县县百泉镇 )培育的百农3217.种小麦的时候,地里撒上磷肥和氮肥,种是百农3217.产量800斤到1200斤。有农户不用良种的,长的太高都倒伏了,产量四五百斤的样子。到第二年,都是良种了。

  有一个不相信科学的,说“啥酿皮的磷不磷啊,不臭会壮?”,上了大量的农家肥。结果他家的小麦就300斤,跟邻居的1000斤差的不是一点。第二年大家都老老实实的买磷肥了。

  培育一个小麦良种是要十几年的功夫,找到磷矿开采出来铺铁路运出去也是十几年的时光。不是一说包产到户天上就掉下化肥和良种。而是包产到户前至少十几年就有人去努力工作了。

  结论中国人吃饱饭是科技的力量,跟包产到户无关。------就是说 无论 你分地还是不分地 都能高产 。且集约经营 适合机械化 产量更高。

  如果包产到户就能吃饱饭,那么1949年前就吃饱饭(这里 吃饱饭是指产量高)了。那个时候是包产到户的,个人种个人的地的,是单干的,是私有化的,不是三个和尚一起种地的。

  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良种和化肥,别说包产到户,就是包产到人,产量也不会达到现在的三分之一。

  最近翻译了霍华德大学许准教授的“中国农业奇迹再探讨”。许教授认为1979-1984年中国农业奇迹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化时期的遗产,跟包产到户影响不大。该文原载于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 47, no. 14 (2012): 51–58.。后被收录在2018年由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的《From Commune to Capitalism》(从人民公社到资本主义)中,重新命名为”农业生产力及非集体化“。笔者根据zlibrary上的英文章节将此篇翻译为了中文。

  中国农村集体的解体从1979年开始,花了五年时间才完成。到1984年,向家庭生产系统的过渡已经牢固确立,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尽管不同的研究呈现了不同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非集体化是中国在80年代初取得令人瞩目的农业成就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在非集体化后明显放缓。表3.1列出了三种最重要的作物(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的产量增长率,这三种作物在过渡时期和家庭生产稳定期都占到了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这三种作物的平均产量增长率在1984年后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可以公平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家庭生产稳定时期的农业绩效与过渡时期相比处于劣势。

  既然家庭生产稳定时期的表现并不突出,那么过渡时期中国农业奇迹的真正来源是什么?为了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有必要重新考虑80年代初显著增长的原因。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和以往研究的批判性回顾表明,非集体化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现代投入得更密集的应用和其他外生因素,如天气,占产量增长的大部分原因。

  过渡时期是复杂的,不同的力量同时在运作。虽然不可能涵盖这一时期变化的所有方面,但这一概述提供了从天气条件到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分析。

  改革前,中国农村的生产和分配都是由生产队管理的,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下的基本单位。在改革初期,允许在集体中进行一些管理调整,但保留了集体框架,工作管理和收入分配仍然由集体决定。这种早期过渡性政策的流行形式之一是,小型工作被承包给具有特定技能的工作组或个人。但事实上,小工承包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在集体时代就已经实行了。然而,在新的制度下,使用了更多的经济激励措施。这就是为什么这项政策被称为“责任制”(responsibility system),或者更准确地说,“联产责任制”(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基于绩效的报酬和责任制—译者注)

  与1980—1981年的非集体化改革相比,早期的集体制度改革被证明是次要的,当时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分割给农村家庭,生产、分配和相关业务完全由个体家庭控制。

  这一新政策基本上解散了集体,从1984年起,个体户成为新生产系统的基础。这种非集体化改革被形象地称为“大包干”(divide-all-up:分干净),但后来改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ousehold contract and 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或简称为责任制(HRS)。如表3.2第1栏所示,HRS扩展非常迅速:1980年,只有14%的生产队采用HRS;两年后,80%的生产队采用了HRS。

  过渡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使用化学投入。自1970年代以来,包括在集体制度的最后几年,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化学肥料的使用量稳步上升。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化肥的使用量在五年内几乎翻了一番(表3.2,第2栏)。此外,有人指出,中国的农业系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严重缺氮。过渡时期的肥料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因为中央政府在1973—1974年(集体时代)进口的大型合成氨尿素复合肥在1970年代末投产。

  中国的绿色革命是在集体主义时代开始的,并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了一个“高度发达、基础广泛和成熟”

  的全国性的农业研究系统。改良种子(高产品种)的推广对中国农业的增长特别重要;早在1959年,中国80%的播种面积都是改良品种,但在整个集体时代,种子都在不断改良。[4]例如,杂交水稻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发的,但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确实恰与非集体化同步(表3.2,第3栏)。此外,鉴于集体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其他农村基础设施,过渡时期的化肥供应量和质量的急剧提高使杂交品种的优势更为明显。[5]1970年至1978年期间,由于集体时期的国家机械化目标,农业机械的使用增加了400%以上(见表3.2,第4栏)。1978年至1987年期间,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但增长率较为平缓,每年8%。过渡时期和之后的相对下降不仅是由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缺乏支持。这也是HRS的自然结果:个体户没有动力在他们狭小、分散的土地上使用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

  农业产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天气。在集体时代,农村社区能够修建许多水库和水坝,以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然而,天气变化确实对农业绩效有影响,特别是在短期内。表3.2第5栏列出了衡量1970年至1987年天气波动的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与长期平均数的偏差。因此,数字越大代表天气比平均水平差,数字越小代表天气越好。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至1975年,天气状况普遍较好;这一时期之后是五年的恶劣天气。1980-1984年期间,自然灾害变得相对较小且不那么频繁;1985年之后,全国范围内的天气再次恶化。最后,表3.2第6栏列出了一个常用的衡量相对劳动强度的指标,即“复种指数”。

  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总播种面积除以总耕地面积,它反映了单位农田上花费的相对劳动的变化。在集体时代,这个指数一直在变化,因为灌溉和机械化的增加使集体耕作更加集约化。

  据许多HRS的辩护者说,农民在集体结构下没有那么努力工作,因为很难监督他们的努力。然而,复种指数表明情况恰恰相反。劳动强度在过渡时期有所下降,尽管在1985年后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7]>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采取了一项名为“统购统销”(unified procurement and marketing)的政策。这意味着政府在农产品的收购和定价方面拥有一定的垄断权。所有农产品被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战略物资,如谷物、油料作物和棉花。这类商品由政府按一定的收购价格强制采购。1972年,对超过配额的产出实行20%至30%的价格溢价。剩余产品可以按协商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高于绝大多数配额以上的价格。

  从1979年开始,第一类产品以及烟草、活猪和糖类作物的采购价格有了显著提高。例如,粮食的采购价格增加了20%,超过配额的价格溢价从30%增加到50%。

  某些农作物的价格进一步提高。同时,强制配额逐渐减少;这不断提高了平均价格和利润率(见表3.3,第1栏)关于这些采购调整,需要牢记两点。首先,如果不考虑配额减少对加权价格的影响,在1983年和1984年的丰收期间,价格似乎停滞不前;事实上,利润率在1984年之前一直在增加。(表3.3第3栏列出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利润率)。第二,工业投入的价格也在增加;因此,表3.3第3栏,高于配额的价格与工业投入价格的比率,提供了一个更平衡的情况。

  一些研究者还强调了过渡时期重建的农村市场的功能;但是,从市场上出售的谷物比例(表3.3第4栏)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市场化对农业的总体影响可以说是很小。因此,本研究中不考虑农村市场化的影响。

  不难理解价格上涨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但是,价格上涨的确切程度却很难衡量,因为这一时期有全国性的销售计划,对超过定额的交付给予额外的粮食或肥料,更不用说各地类似的地方计划。

  大多数文献都对非集体化和HRS(这两个词在本研究中可以互换使用)抱有坚定的信心。然而,一些更详细、更务实的客观研究对HRS的优点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在支持非集体化的研究中,林毅夫的著作被最广泛地引用,特别是在中,尽管它偶尔会被匿名称为“一些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林毅夫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评估。

  在这一类别中,主要有两类研究。第一种是关注中国农业部分的全要素生产率(TEP)。大多数研究表明,TEP在过渡时期有所提高。尽管有些研究承认,一旦HRS完全建立并稳定,也就是1985年以后,TEP就会下降。

  有许多方法可以构建TEP(或其增长率)。例如,TEP的增长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增长核算方法来计算,即从产出增长率中提取某些关键投入的增长率的加权和。TEP也可以简单地通过用产出除以投入的加权和来生成。在一些研究中,TEP指数的计算采用了更复杂的方法,如Divisia指数和TörnqvistTheil指数。从本质上讲,TEP指数的构建试图从产出增长中消除投入的贡献,以获得不能由所有传统投入直接解释的部分。

  撇开TEP在就业不足的农业背景下的使用问题不谈(没有精确的劳动力投入数据),这些研究都没有就HRS的作用提供令人信服的论据。首先,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集体时代相比,过渡时期的TEP(或全要素生产增长率)普遍较高。他们没有分析采用HRS和生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就或明或暗——或匆匆地得出了HRS优越的结论,甚至没有询问HRS是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正如上一节所显示的,在过渡时期有许多不同的力量在运作;因此,这些研究未能为HRS的优越性提供令人信服的论据。其次,在所有这些研究中,TEP的数字在1984年稳定的HRS时期趋于下降。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形成一个一致的框架来解释这种下降。例如,一些学者试图论证1984年后实际采购价格的下降部分解释了产量的下降,但他们从未提到过渡时期价格上涨的作用,根据他们的逻辑,这将解释当时较高的TEP,而不一定是HRS系统的原因。

  这些研究试图将HRS的影响与其他可能的因素区分开来;然而,它们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McMillan, Whalley, and Zhu的研究是典型的。这些作者认为,1978 年到 1984 年间,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有 22%是由于价格的提高,78%是由于激励机制(HRS)的变化。[14]首先,作者假设HRS改革是在1978 年后立刻一致进行的,而实际上,政治斗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改革(如表3.2所示),而且HRS的采用因地区而异(作者在论文中确实承认了这一点),因此,1978年后生产力的提高不能简单地归功于HRS。第二,作者假设在改革期间没有发生技术进步,这是不正确的。[15]如上所述,在这一时期有几个重要的技术变革(使用杂交种、更好的肥料),这是集体时代努力的结果。不用说,结果还取决于他们的模型设置,这给他们的结果增加了另一个层面的不确定性。同样,作为一般性评论,这些研究未能为HRS的优越性提供证据。

  有一些务实的研究试图驳斥HRS优于集体农业的观点。一些研究人员研究了HRS的一般影响。Carolus在她1992年的论文中总结说,如果接受最合理的投入、作物组合和特定年份的因素,采用HRS对作物总价值的增加不超过20%。她还指出,HRS的影响因预先存在的条件而异。但是Carolus的工作涵盖了非常广泛的HRS影响,所以它不能对HRS进行明确的整体评估。

  另一方面,Riskin认为,报告中产量增加的一部分是在非集体化之前已存在,但被掩盖的产量。[17]Bramall怀疑TEP计算的基本有效性,因为缺乏对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有机肥料和草畜的确切数量的了解。[18]其他研究者对HRS进行了有趣的案例研究。韩东屏指出,山东省即墨县在集体化时代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在实施非集体化后,机械化程度立即下降(在某些情况下,农民拆除了拖拉机并分割了金属),灌溉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Bramall对四川省的县级数据来进行了仔细研究。四川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土地改革的示范省。他发现,那些没有被非集体化的县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表现并不比已经非集体化的县差。[20]此外,在最终实施HRS之后,那些采用HRS的县并没有出现产量激增的情况;相反,大多数县的产量都出现了下降。普特曼还发现,在河北省大河县,粮食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上升,但在过渡时期却停滞不前。[21]对长江三角洲的详细历史研究强调,非集体化并没有导致生产力的提高。[22]正如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地方向HRS的过渡并不一定导致生产力的增长;这一证据加强了人们对非集体化作用的怀疑。但其中大多数没有对全国范围内的过渡进行全面的研究,而这正是本章下面试图做的。

  林毅夫是关于HRS影响的最成熟的研究者之一。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几乎一半的产出增长是由于HRS改革造成的。

  1970-1987年的详细数据,使他能够形成一个面板数据(随时间推移重复省级观察),这是一个比简单地看全国生产总量更有成效的方法。[24]利用林的原始数据集,我们在附录1中复制了林的模型,并在表 3.4 中列出了主要结果。(见第50页)。林的模型中最重要的发现是HRS对作物产值的积极影响。他接着说,从增长核算的角度来看,HRS可以占到农业生产力提高的40%以上。

  然而,林的方法似乎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正如Carolus所认为的,使用一个单一的理论和模型来应用于全国性的数据,可能是过于简单化了。因为每个地方在非集体化之前的体制有很大的差异。Carolus还批评了Lin的研究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据:由于无法获得作物部门的确切劳动力投入,因此将作物部门的劳动力在农村总劳动力中的份额和产出在农业总产出中的份额视为相同,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偏差。

  在承认类似的应用计量经济学工作所涉及的方法有问题的同时,我们仍然试图把重点放在林的方法的问题上。在林的实证分析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对HRS适应率的不正确使用。正如林解释的那样,HRS变量是指某年年底的HRS适应率。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通常是在某些季节集中进行的。因此,如果HRS的采用发生在这些季节之后--例如,在深秋和冬季--它不可能对该年的生产力产生任何影响;它只会影响下一年的生产。幸运的是,有一些关于中国非集体化步伐的零星证据,可以进行一些初步观察。表3.5(见下文)列出了其他学者的一些估计。很明显,1981年下半年发生了向HRS的大转变--从6月的11.3%到10月的38%。HRS适应率的另一次发生在1981年10月和1982年6月之间,但这些变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很可能发生在1981年底。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能是黑龙江省,它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区之一。黑龙江省的HRS百分比在1982年5月仅为8.7%;然而,它在1983年2月迅速上升到73%。

  因此,使用年末的HRS会把很大一部分生产收益归功于HRS,而功劳实际上属于其他因素。第二个问题是,价格指数的构建并没有完全反映出农民的实际盈利能力的变化和激励的变化(如表3.3所示)。从1981年到1984年,相对于工业投入价格,高于配额的价格指数下降了,而实际上利润率上升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价格在林毅夫的结果中只起了微不足道的作用的部分原因,这与理论和常识相悖。

  第三个问题是,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天气变化--没有被包括在内。正如前面所讨论的,过渡时期的天气状况较好。这种有利的天气变化有可能促进了生产。林的论文中没有明确进行这样的实验。尽管双向固定效应(控制特定省份和特定时间的因素)模型可能能够捕获天气变化。

  根据复制的结果,产出的变化似乎主要由投入使用的变化以及种植模式、种植强度和其他特定年份的因素如价格调整和天气变化决定。最重要的发现是,HRS改革对产出没有任何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

  虽然HRS没有直接对生产力产生任何重大影响,但它可能对主要投入地使用产生一些无法察觉到的影响,从而间接地促进了产出。下面提出一些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投入的变化,模型中的其他因素也可能对产出的变化有所贡献。但这些因素在过渡期内的变化很小。例如,1980-1984年期间MCI下降了0.3%(见表3.2)。此外,很难将它们的影响单列出来;例如,有利的天气影响与其他可能的特定年份的因素(如价格变化)一起被年度虚拟变量所捕获。然而,有充分的理由不必担心这些。首先,天气和价格变化不是由于HRS造成的。其次,像MCI的下降这样的因素不可能表明我们试图确定的HRS的任何积极影响。

  因此,有待观察的是四大投入--即土地、劳动力、电力和化肥--的变化是否部分受到HRS改革的影响。

  这发生在MCI下降的同时,这意味着总播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减少得更多。[27]很难找到HRS改革在土地投入变化中的任何积极作用。土地投入发生变化。然而,可以说,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的HRS改革,实际上导致了耕地规模的加速下降,换句话说,它抑制了农业生产。

  其次,正如我们所讨论的,由于没有关于农作物部门劳动力的具体数据,以及农村普遍存在的就业不足,农业的总劳动力投入很难衡量。回归中的劳动变量系数只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粗略的证据,说明劳动力使用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采用林毅夫的方法来计算农作物劳动力,即农业部门的总劳动力乘以农作物部门在农业总产出中的价值份额,那么农作物部门劳动力的变化是可以忽略不计的,1978年至1980年的年增长率为0.5%,1980年至1984年为0.9%。如果我们把农业总劳动力作为作物部门劳动力的代表,那么 1978 年至 1980 年间的年增长率为 2.3%,1980 年至 1984 年为 1.5%。

  考虑到这一时期MCI在下降,我们大家可以猜测实际的劳动投入或多或少保持不变。同样,80年代初的HRS改革与劳动力投入的变化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第三,在过渡时期,机械动力投入和化肥投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产出的变化贡献很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者早在HRS改革之前就开始起飞了。如表3.2所示,在HRS之前的五年期间(1976-1980)。机械动力的使用增加了71%,化学肥料的使用增加了118%。这种急剧的增长在80年代仍在继续;在HRS改革的五年期间(1980-1984),机械动力的使用增加了32%,化学肥料的使用增加了37%。很明显,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绿色革命。而机械动力和化肥的急剧增长显示的只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成就。

  最后,必须对化肥因素给予一定的特别关注,因为它也被林毅夫认为是产出增长中最重要的一个投入因素。有文献指出,在中国,化肥有两个主要的不可观察的好处。首先,由于前一个集体时代的大量投资,肥料的质量和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次,高产杂交作物在1970年代末开始引入(这些作物也是在集体制度下开发的),这使化肥和之前建立的节水的效果变得更加有效。

  因此,从回归练习(from the regression exercise)中看到的化肥的巨大影响实际上反映了上述两个主要的因素。如前所述,中国的农业一直受到严重的化肥限制,直到1970年代末,之前的化学投资开始正常运行。

  很难说人们因为非集体化而提高了使用化肥的积极性;它只是变得更容易获得。从需求方面看,国家在1979年对定额采购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农民的利润率,这可能有助于他们购买化肥的能力。很难将HRS改革与这些任何重要的投入变化联系起来。此外,更清楚的是,过渡时期的巨大投入变化确实是先前存在的制度的内生结果:前一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的显著发展为产出的急剧增长创造了条件。总而言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农业的遗产,而不是HRS改革,是过渡时期成功的最重要部分。附录

  官方说法是土地承包给住户15年,但合同一再延长。事实上,通过暂时的但高度管制的土地市场,土地被私有化了

  B. Stone, 农业技术的发展 中国季刊, 第二期

  .以农村水力发电站为例:总容量从1957年的20,000千瓦增加到1978年的228万千瓦。(农业部2009年,7)

  关于提高强度的利弊,见黄宗智,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1350-1988年 (加利福尼亚斯坦福,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1990)

  根据农业部后来的数据(2009:6,17)。耕地指数在1990年为1.55,1994年为1.58;1994年后,耕地面积被调整为1.55。耕地的规模被调整为增加,因此,该指数在结构上下降了。1994年后,耕地面积被调整为增加,因此指数结构性下降:2008年为1.28。

  钟福宁,《中国粮食营销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04)

  例如,见T.Sicular的表A1,后时代的农业规划和定价 中国季刊,第116期(1988年)。671-705.

  例如,见文冠中,中国农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中国农业部门的变化:1952-1989 年》,《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第 42期,1 (1993);1-41;范圣根和张晓波中国农业的生产和生产力增长。新的增长:新的国家和地区措施》,《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第50期,第1页。变化 50, no.4 (2002):819-838

  K. P. Kalirajan, M. B. Obwona, and S. Zhao, A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中国农业增长的案例改革前后》,《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第78期。

  13.路易斯-普特曼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和比较。 这种类型的工作。见《中国农村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第七章。(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John McMillan, John Whalley, and Lijing Zhu,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经济改革对农业生产力增长的影响》,《政治经济学杂志》第 97 期。no.4 (1989):781-807.

  有趣的是,他们不考虑技术进步的理由是 中国的农业在这一时期之前已经达到了技术上的先进状态

  卡罗尔-卡罗尔,《1980 年代中国农业增长的来源》(波士顿。 波士顿大学出版社,1992)

  Carl Riskin,《中国的政治经济》(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克里斯· 布拉莫尔,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1978-1996(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韩东屏,《不为人知的:一个中国村庄的生活与变化》(纽约:月刊出版社,2008年)

  克里斯·布拉莫尔,《农业 奇迹 的起源。四川的一些证据 四川》,《中国季刊》,第143期(1995年)。731-755.

  路易斯·普特曼,《进入华北地区的后集体主义时代》。大河 镇,《现代中国》第15期(1989年):第3页。3 (1989):275-320

  林毅夫,中国的农村改革和农业增长。《美国经济评论》82,第1期(1992)。34-51.

  我从林毅夫的发展论坛下载了林毅夫的原始数据集,。这个页面已经不能用了,如果需要请与我联系以获得该数据集的副本。

  .对耕地面积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通常认为70年代和80年代的官方统计数字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土地面积;但是,这并不改变农村改革后耕地减少率较高的事实。事实上,最近的数据表明,土地面积在1980年之前一直在增加,而在1980年之后开始下降。耕地面积在1980年之前一直在增加,而在1980年之后开始下降(Bi and Zheng, 2000)

  1、水利:挖支流河,建水坝,以及打通农田灌溉。之后,农民不再受旱涝之苦。北方才可以大面积种植玉米、小麦、水稻。

  但高粱的缺点是不高产。同样的播种周期,产量远远不如种玉米。玉米是个好东西,这玩意高产,人吃之外,还可以养鸡养猪,补充蛋白质。

  我小时候,我奶奶从不说“米饭”这个词。她会特意说“大米饭”。为啥,因为她年轻时吃的是米饭是“秫米饭”,也就是高粱米饭。

  我老家,在50年代挖河,就在老家的村起始,开挖了一条新河道,两条河道都通向大海。各个生产队都派了劳动力。56年以后,才能使大田里,种玉米和小麦两茬主粮。

  其他答主说了,是水压机成型了,国产压力容器质量过关了才有了尿素,这不假。

  但之前的我们,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个化肥厂,63年前后,田地里就开始大规模用化肥了,不过不是尿素,是氨水。没错,氨水。

  在无法生产尿素的年代。各个县城里能生产氨水,各个生产队派拖拉机或者牲口车去拉,一桶一桶的装在车上。那玩意,又呛,又有毒。但效果堪忧,为什么,是那年代种子制约了,氮肥加多了不仅没有用,还会烧死。

  说的就是那年代的氨水。施肥时,整个村庄都臭不可闻。直到90年代,氨水早已经不再当做肥料往农作物里施加了,但我奶奶,还用“一股氨水味儿”来形容难闻的气味。

  至于包产到户后粮食亩产量,我家乡因为氨水用的早,在包产到户的头几年,和生产队时,正负不差10%,老人们还活着。这个假不了。

  当然尿素,好处还是大大的,尿素用起来简单,撒一把就行了。不像氨水,呛死人。

  钾肥和磷肥,最重要的好处是让农活儿干净了。我小时候,农村家家门口有个“粪堆”,是自家茅厕和猪圈粪便掺上黄土,在门口沤着。

  没人嫌脏,谁家粪堆高,说明谁家日子好。是一直“炫富”的形式,类似于门前停奔驰或者停宝马。

  1972年,我父亲19岁,在老家河北农村,日常吃什么,清炒豆角,茄子,很少很少的油。主食是玉米窝头。能不能吃饱?反正是可以敞开肚皮吃的,但营养不良是肯定的。

  长期吃这个,胃是很难受的那种。即便让你敞开吃,也吃不了多少,过一会儿还是饿。

  1972年我母亲18岁,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参军。日常吃什么?土豆炖牛肉,土豆炖猪肉,土豆炖羊肉。能不能吃饱,能,随便吃,甚至觉得肉不够还可以再添。但战友们啥反应,只有头一个月,吃的开心,之后就开始天天想念蔬菜,天天盼着内地来的补给车,能带来一车白菜。

  我母亲吃肉吃到恶心,从那些年,她胃就一直不好,经常打嗝,甚至莫名呕吐,这种情况直到现在。她到如今,常年吃素食为主。没别的,年轻时吃伤了。

  1972年我表叔13岁,在海边家里是河北海边的渔民。他吃什么?大虾,皮皮虾,鲅鱼,毛蚶子,蛤喇,乌贼,螃蟹。粮食主要是玉米,没有蔬菜,没有蔬菜,没有蔬菜。能不能吃饱,也是随便吃,但也是营养不良。

  后来表叔到镇上上中学,能顺路去找我父亲,我爷爷,才开始捎带蔬菜回去,带海产品过来。

  我俩的闺女,如果不好好吃饭大概长到165cm,如果好好吃饭可以长到170cm

  1970年代的中国,技术是不发达,但人不傻。如果要是往地里补氮肥管事,做不了尿素,我多建几个氨水厂行不行?氨水这玩意生产又没啥成本。

  但关键是,那年代的种子不行,再多肥料加上去也不高产,甚至化肥多了会烧死。我们当地话叫“(庄稼)禁不住瞄”。

  当时已经90年代中期了,杂交玉米种子“掖单十五”还是“掖单十七”,已经可以亩产破千斤了。我婶子偏偏嫌杂交种子贵,去娘家淘换了一批农家自己留的种子。

  应该说淘换来的种子品质也是不错的,我奶奶也没拦着她,产量少就少吧,当年也不在乎差几百斤。纯种留种的玉米,吃起来怎么也比杂交的甜,煮玉米棒子吃也挺好。成熟了之后,不卖了,打成渣子,自家喝粥呗。

  我婶子极为积极,和某些认为化肥是第一因素的人一样。可精心了,肥料那是紧着上限往地里施。有效果吗,真有,长的还挺好。老远一看,就知道哪片玉米是她种的。

  为啥?她种的,比左林右舍的杂交玉米高出一大截。老高老高了,乍一看还以为是高粱。

  玉米高了不顶用啊,咱又不吃玉米秸秆,咱要玉米棒子啊。再一看,她玉米地里,结的棒子比人家明显要少。少就少吧,甜也行,认了。

  话说,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可能会说,玉米秸秆挺好吃的。对,当年没钱买甘蔗时,我们都吃玉米秸秆,我们管玉米秸秆叫“甜杆儿”,管甘蔗叫“蔗杆儿”。

  她种的那茬是晚玉米,没顶住那年秋天的大雨和狂风。周围邻居家玉米没大事,因为杂交的“掖单”,它矮。我婶子种的那堆大高个,风一刮,全倒了。看,不仅树大招风,玉米高了一样招风。

  我叔去地里,回家说,咱们玉米全军覆没了,全倒了,还乐着说的。我婶子一下就急了,蹿下地,立马找雨衣要出去扶起来。

  全家人拉着她,说别去,别急。刮风往一边儿倒,你别理它,它能慢慢自己立起来。如果非要扶,这次挂东南风倒的,扶起来了,赶上变天刮个西北风,或者西南风,再倒一次,玉米就完蛋了。

  那一年的玉米啊,总共也没出多少棒子,都煮着吃了。甜不甜的,忘了,反正在这之后,我婶子不再瞎折腾了。都去种子站,买杂交的种儿。

  PS:婶子娘家是我们下游的,当地大规模种植水稻。对玉米这玩意,她确实不内行,纯种玉米是好吃,在她们娘家都是种在房前屋后,或者道边鸡零狗碎的地里。不在大田里种。

  你不要以2022年的眼光看70年以前的华北东北。我说一下山东和北京的水灾记录。

  清代268年间,北京有128个水灾年份,平均2年一次。民国38年间,北京有17个水灾年份,平均2年一次

  清代267年 中,在山东出现黄运洪灾127次,按清代建制,山东107州县统计,共出现黄运洪灾1788 县次。1855-1911年间黄运洪灾966县次,平均每年18个县受灾。56年中因黄河决口成灾 的有52年之多,成灾平均年相持为改道前的7倍。晚清特大洪年共出现四次。而由黄运洪 灾所致3次(1855, 1883, 1898年)。大洪年3次(1884、1885、1886),中洪年16次, 小洪年4次。

  这就是当年遍地种高粱的原因,你要相信古人的智慧,如果当时可以种玉米,谁会死乞白赖的种高粱。不是我说,

  评论区也说了,解放后,北京挖永定河,天津挖海河,河北挖滦河陡河,山东挖沂河,沐河。这才使河北山东可以广泛种植玉米。

  第一,为防洪开挖的分支河道,以及泄洪道。和我们买的汽车保险一样,是以防万一的。这玩意用不到最好。

  确实有大部分闲置,事实就是事实。原因很简单,河流污染了。河道的水不太适合灌溉了。

  我大姑的婆家,是远近闻名的白菜之乡。他们用引河水灌溉白菜直到世纪之交。但2000年以后,没法用了。那一年的白菜,烧心。

  当然,白菜“烧心”的原因很多。但当年,大田里用河水浇灌的白菜,普遍的烧心。自家院子用自来水灌溉的白菜,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当年大家就怀疑是水质问题。

  但北方原则上不允许机井采地下水浇灌白菜。白菜是亩产万斤的作物,太废水了。村长强行压制村民第二年又用了一次河道水,但第二年依旧烧心。

  在这之后,村长也压不住了。毕竟我们当地村长是投票选出来的,他再拦着,想连任就没戏了。从那以后,当地白菜改用机井采水浇灌。没再出现大面积发病。

  评论区也有好多人说了,当地一直是打井浇地,说水利不重要,也对,没被大洪水淹过,谁也不知道咋回事。

  。作用不容小视,它解放了人的时间,解放了人的思想,让农民可以参与工业,参与商业,参与物流。你吃腻了的东西,和我吃腻了的东西,大家一换,就都爱吃了,营养都均衡了。(就像我说的我父亲和他表弟。)

  说这种话的人,下一步的节奏,不是往民族劣根性上面带,就是往攻击老一代上面带。看都没法看。

  。不存在一包就灵,亩产翻番这种“祥瑞”,我到看看评论区都有谁报“祥瑞”。但说真的,头两年,粮食不见多,但人轻松多了。之前天天混着出工,又烦又累。

  反正大家都知道,闹包干到户的典型,后面还是贫困乡镇。把扶贫干部累死了都还贫困。

  刚刚组建食堂的56,57年,也赶上大丰收,白面馒头管够。每顿饭食堂都会剩下半盆馒头,最后拿去喂猪。

  59,60年,吃的是“菜娘娘”,菜叶,玉米面等杂合面混成的玩意。每人每天口粮三两七钱七。

  要不是因为57年的浪费,没存下太多粮食,59年的粮食减产,也不至于这么困难。生产队食堂不是个好事,这个我承认。

  “灾灾年”影响巨大,甚至对那一代的人导致非常严重的PTSD,我小时候,奶奶明明存了七大缸麦子,但还是上顿下顿的贴玉米饼子,轻易舍不得吃一顿面。

  吃面也只吃85的,也就是100斤麦子出85斤面的那种,微微发灰,带有大量麸质。

  那一辈的老人不会听你劝,他们总是会在家里备上足够吃一整年的粮食。甚至家里的麦子,整一年馒头都有富余。但仍旧每天贴玉米饼子。

  当然,麦子舍不得吃的另一个原因,就应该卖钱。当创收的途径少时,家里的麦子,后院鸡下的蛋,都不敢随意吃。因为这是仅有的创收方法。

  直到村办企业多了起来,直到可以打零工,创收的途径多了,在吃喝上,才不那么拘谨。

  河北,农村,1960年.灾灾年。人均口粮每天三两七钱七,生产队的食堂,蒸的是“菜娘娘”。用的是杂合面:白薯面、玉米面、豆面、白面、高粱面等一切可以吃的面;混着菜叶:萝卜缨子、野菜叶、榆钱叶、白薯叶等一切可以吃的叶子。上屉蒸。

  因为杂合面的黏性有限,开始只能先搓成一个小团子,先上笼屉蒸。待八分熟时,食堂的女人们把笼屉打开,在定型后的小团子外面,再裹一层菜叶和面粉的糊糊。再蒸片刻,打开笼屉再裹上一层面糊糊。如此操作三次,直至全熟出锅。一层一层糊起来的菜娘娘,看着个头挺大,但全是水。

  本篇是小说,村里贫下中农在60年用半麻袋白薯干,换了地主分子三间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