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赵洪璋 深切缅怀一个品种拯救大半个中国!_甘玉23玉米杂交种_欧宝娱乐手机版app官方网站下载

甘玉23玉米杂交种

欧宝娱乐手机版app下载

百年赵洪璋 深切缅怀一个品种拯救大半个中国!

发布日期:2024-03-19 12:20:59来源:甘玉23玉米杂交种点击量:1]

  4月19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部长闫祖书带领记者专程前往北京,采访赵洪璋院士的硕士、曾任甘肃省副省长、农业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的校友路明。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路明从赵洪璋院士的学术贡献,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如何传承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等三个方面回忆了赵洪璋院士的一生。

  1、选育了三批品种,推动了我国冬小麦产量连上三个台阶。1942年,赵洪璋利用当地广泛种植的“蚂蚱麦”“泾阳60”等品种与来自美国的品种“碧玉麦”、意大利品种“中农28”进行杂交。1948年选出了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从“泾阳60”与“中农28”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抗吸浆虫的优良品系“西农6028”,“碧蚂1号”,“碧蚂4号”,“西农6028”三个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亩产150-200公斤以上,比一般品种增产15%-20%。1950年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唯独 “碧蚂1号” “碧蚂4号”和“西农6028”在关中地区表现抗病不倒、增产显著。1959年,三个品种最大种植培养面积达到1.1亿亩,其中“碧蚂1号”9000余万亩,创中国一个品种年种植培养面积的最高纪录。1957年,用“丹麦1号”与“西农6028”“碧蚂1号”等品种杂交。1964年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新品种。其中“丰产3号”表现突出,成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关中和黄淮冬麦区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品种。1978年,上述两批4个品种均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64-1965年,赵洪璋利用矮秆多穗型材料“咸农39”本单位的早熟选系“58(18)2”和“丰产3号”组配了新的杂交组合,1970年选育出半矮秆品种“矮丰1、2、3、4号”。其中,“矮丰3号”在高产田块亩产四五百公斤以上,1980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2、创建了具有西农特色的小麦育种体系。在长期育种实践中,赵洪璋悉心钻研和总结,形成具有西农特色、精湛实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他认为,遗传学和生态学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现代作物育种学就其基本理论体系来讲,是人工进化的科学。变异、 遗传、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三大因素。进行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他认为一定要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保证正确的育种方向。他坚持杂交组合少而精,精心设计亲本组合。在后代选择上,赵洪璋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重点突破,主要育种目标是选择中一定要保证的重点;二是综合选择,目标性状落实到各个生育阶段;三是系统考察,注意仔细观察上下代的关系和表现,发挥系谱法前后参照、多代累比的优越性;四是辩证处理,不同组合既有统一标准,又有不一样的要求,要保持各自特色。

  3、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小麦育种队伍。赵洪璋院士先后培养了符献琼、李丕皋、于久江、于平、严威凯、许为钢、胡琳等一批研究生,其中不少人取得了卓越成就,如原西安农科所所长李丕皋研究员、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许为钢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辉教授等,他们继承赵洪璋院士的事业,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

  路明回忆说,1978年恢复高考后招收第一届研究生,那年他已经39岁了,报考赵洪璋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当时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研究生考试,学习作物科学的新知识。能录取更好,录取不上也等于更新了知识,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在西北农学院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步开展小麦遗传实验,书写论文进行答辩。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以外,对赵洪璋院士优秀的科学品德和严肃的治学态度更是耳濡目染,终生受益。

  路明介绍说,赵洪璋院士是自己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他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958年,小麦亩产数千数万斤的呼声不绝于耳,赵洪璋院士亲自作了高产栽培试验,结果拿出一个亩产423公斤的报告,差一点被推上批判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把大地做课堂,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我们学习小麦遗传育种。小麦育种关键环节,赵洪璋院士都要带领他们在田间地头认真观察,累了,就在田埂上躺一躺。三是甘于寂寞,无私奉献。他大胆放手,甘为人梯,鼓励年青一代在小麦育种事业上积极探索。毕业时,当赵洪璋院士知道路明去甘肃农科院,而且从事的还是小麦育种工作时,他十分高兴,鼓励路明结合实际,把当地春小麦育种搞上去,为此还专程到兰州讲学两次。

  按照赵洪璋院士小麦育种理论和方法,在甘肃工作期间,路明选育出“陇春8139”新品种,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的硕士论文是小麦大穗遗传研究,研究表明,提高穗重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小穗数和千粒重。按照这一个目标,他在育种圃做出合理的选择,最后选出了好品种。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路明改行做了行政工作。但是,他始终牢记赵洪璋院士的谆谆教导,用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做行政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尽量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瞅准了的事情一抓到底。

  行政工作之余,路明还开展了科学研究。先后培养了12名博士,其中一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研究使他对农业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刻,能更敏锐地察觉缺陷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农业部工作期间,路明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考察了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实验基地,力推保护性耕作;提出“现代农业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的观点,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农学界的认同。

  “爱土地就是爱祖国,爱土地就是爱人民。”这些朴素的思想都可追溯到赵洪璋院士对路明的影响。现在由于年龄原因,路明不能常在一线调查研究,但他仍将尽力而为,持续推动保护性耕作事业。

  就如何传承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路明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培养新农村建设者,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农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路明说,农业是一个母亲产业。只要有人类,就离不开农业,农业哺育着人类,从事农业十分光荣和自豪;农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用最前沿的生物技术知识研究和开发。农作物耕作栽培、动物饲养和管理、农业机械研发,都需要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来支撑;农业是一个生态友好产业。农作物可以净化空气,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只要我们按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农业,农业和农村将是最美丽的地方。

  路明强调说,农业是让人向往的产业。所以,我非常赞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提出的“扎根杨凌”的号召。全国抓1000个特色小镇,杨凌作为农业科学技术小镇,在全国很有特色。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开通,小镇的优势愈发凸显出来。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宝马汽车总部都在小镇上。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为科教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有效的平台,一个宁静、清洁、宜居的杨凌,将成为最着迷的地方。

  “在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农业,把现代科学知识应用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取得更多的农业成果,涌现出更多的农业科学家,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临走时,路明向学校师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路明,1939年出生,辽宁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分配至陕西吴旗县农牧站工作。1978年10月考入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师从赵洪璋院士攻读硕士研究生。1982年3月获硕士学位,分配至甘肃省农科院工作。历任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甘肃省副省长、农业部副部长、民建第六届中央副主席等。

  4月11日上午9点,当党委宣传部记者一行来到李振声院士家中时,他正在书房打印为纪念赵洪璋院士撰写的回忆文章。看到来自母校的客人,87岁的李振声院士精神矍铄,热情地请大家落座,现场为我们朗读了他撰写的《怀念赵洪璋院士》一文,并为我们讲述了赵洪璋院士鲜为人知的故事。

  “昨天得到你们要来的消息,我今天早上4点半就醒了。6点起床,就开始写这篇文章,到你们进门的时候,刚完成。” 李振声院士介绍说。“赵洪璋院士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他诞辰百年纪念日之际,我和当时在杨凌工作的同事陈漱阳、薛文江等对他表示深切的怀念!我们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每当回忆起当时他指导咱们进行小麦育种工作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李振声院士饱含深情地说到,在小麦育种方面,赵洪璋院士是我的老师。他在小麦育种方面的丰功伟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广为传播,名扬天下。赵洪璋老师经常说,小麦杂交育种要做到少而精,选出的杂交亲本在地里如果表现好,排名靠前,那么育种目标主客观就实现了一致,育种就算成功了。我在选育“小偃”系列品种时,就借鉴赵老师的育种方法,从组合中选出了“小偃6号”和“小偃5号”两个品种,后来发现“小偃5号”抗病性没有“小偃6号”好,于是果断停止了对“小偃5号”的推广,“小偃6号”后来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赵洪璋院士又是我的益友。我记得很清楚,文革期间正是五湖四海闹革命最热闹的时候,晚上我到赵老师家中聊天,探讨小麦育种研究的问题,一聊就到后半夜。赵老师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一定让儿子赵柳把我送到五台山下才放心。

  李振声院士介绍说,赵洪璋出身河南淇县农村,深知当时农民食不果腹之苦,所以决心学农,为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做出贡献。根据毕业后工作条件,他选择了陕西关中地区主粮小麦作为研究对象,以改良品种作为突破口,凝心聚力,刻苦钻研,接连育成了“碧蚂一号”“碧蚂四号”“丰产三号”“矮丰三号”等抗病、抗逆、丰产、优质且大面积种植的新品种,其中“碧蚂一号”全国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9000多万亩,为关中和黄淮等北方冬麦区小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关中地区的农民要为他修庙(即现在的纪念堂),表彰他对社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一是要在亲本的“选”与“配”上多下功夫。20世纪70 年代初,意大利小麦育种专家马里亚尼访问西农时,赵老师负责接待,我有幸参加。在讨论育种中亲本选配时,马里亚尼主张尽量多配组合;而赵老师主张要根据生态学和遗传学原理,在亲本的“选”与“配”上多下功夫,两者观点明显不同。

  二是把杂种分离第二代选择作为重中之重。赵老师常说:“杂种二代没有货,希望就不大了。” 这是他在选择杂种分离第二代的独到见解。当然对二代中植株后代的进一步选择,他也很看重,而且在决选时,他还留有余地,即不只保留一个品系,如丰产麦就留了一、二、三号,最后大面积推广的是“丰产三号”。

  三是尽力延长推广品种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小麦育种中,赵老师采用良种提纯复壮,方法是“单株选、分系比(选优汰劣)、混系繁”。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育种系统。

  李振声院士回忆到,20世纪50年代及以后一段时间里,赵洪璋院士的光荣称号是“赵劳模”。1956年,我调往杨凌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时,赵洪璋已经是教授和学部委员(即现在的院士),可是除学生叫他赵老师外,同辈人都称他赵劳模。为什么? 原因是他是全国知识分子中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第一人。农民要给他盖庙,知识分子称他赵劳模,用今天的话说,都是为他丰功伟绩的“点赞”。

  “赵洪璋院士人生历程,能够说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足为农民,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李振声院士评价道。他特别介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赵洪璋已是年近古稀的科学家,但他仍然奔波在三秦大地,亲临指导各地生产。有一年,由于秋冬干旱,农民对麦田普遍进行了冬灌,春节前,麦田出现地表干裂情况。如不及时锄地保墒,就会形成“龟裂”,给麦苗带上“夹”,影响小麦产量。见此情况,赵洪璋心急如焚,大年三十,作为陕西省政府农业顾问组组长,他带着陕西省农科院研究员龚仁德、陕西省农业学校教授张启鹏和我乘一辆面包车,从杨凌西行到扶风县、绛帐镇等地进行考察,写成向省政府的报告建议,利用春节拜年的机会,派人送给了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建议改变“干部不过正月十五不下乡,农民不过正月十五不下田”的习惯,尽快组织农民锄地保墒。到了正月初五,在农村高音喇叭里传出了“徐山林带领政府干部下地锄地,进行麦田保墒”的消息,很快在陕西掀起了灌溉麦田锄地保墒的热潮。

  李振声院士最后说,学校举办赵洪璋院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就希望从事小麦育种的中青年同志和学子传承赵洪璋院士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并发扬光大,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赵洪璋(1918.6.1-1994.2.7),河南淇县人,党员,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西北农学院教授,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等职。

  发表《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论文10余篇。出版《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通论》《陕西小麦》等著作,其中《陕西小麦》一书,是陕西省最早系统研究小麦的专著,关于小麦品种生态型的归类,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好的科研论著之一。

  曾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全国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政府农业顾问、河南省政府农业顾问,国家科委委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人员,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陕西省科技精英等称号。

  6月1日,是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听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举办纪念活动的消息,我非常激动,赶写这篇文章,表达对赵先生的敬仰和纪念。

  我虽没有在大学课堂里听过赵洪璋先生的课程,但从20世纪50年代就与他相识,在几十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学术风范、思想品格等对我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帮助和影响,我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是我尊敬的恩师,是我崇拜的偶像。

  赵洪璋先生是小麦育种界的宗师,是对小麦育种有丰功伟绩的巨匠,他的贡献实实在在体现在把我国小麦生产水平提到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篇章。他先后育成碧蚂系列、丰产系列、矮丰系列、西农系列四批小麦品种,每一批都推动小麦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他的品种在黄淮麦区数十年时间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碧蚂1号”小麦品种年推广面积达到9000多万亩,这一个数字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无论在同行还是干部群众中,赵洪璋先生都享有崇高声望,连主席也对他高度评价。我印象中,他是知识分子中第一个获全国劳模称号的,大家都对这个“赵劳模”赞不绝口。

  赵洪璋先生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带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宋哲民、杨天章、王辉,河南农科院的许为钢、西安农科院的李丕皋,还有曾经担任农业部副部长的路明等。他的学术思想、品格风范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育种人。

  从五十年代相识,我对赵洪璋先生就一直十分崇拜。我们多次一起开会、外出考察,我也多次到西北农学院向他讨教、取经,与他手下的宋哲民、杨天章、技工何金江等都很熟。虽然他是一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但他从不摆功,没有一点专家的架子,非常随和,与他交流没什么顾忌、讲究,很轻松,还可以没大没小。赵洪璋先生还经常和我们开玩笑,愿意和我们掰手腕,比力气。1975年,我和植物生理学专家郑广华老师受邀参加在延安举行的全国小麦育种交流会。那时正值“文革”期间,大家心情比较压抑,但彼此见面都十分高兴,我们大家一起住窑洞、吃小米饭、参观革命旧址,在业务上谈了很多。郑广华老师用植物生理理论指导栽培、育种,强调重视光合效率、重视株型。赵先生对郑老师的理论十分欣赏,夸奖说:“你们搞生理的和我们搞育种的也交头接耳了,你把光合作用理论应用到栽培、育种上,搞大联合,咱们这个交道打得好。”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学术交流的增多,我和赵先生的接触也更多了,作为全国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我们大家一起开会、一起考察,常听他发表关于小麦生产的见解。赵洪璋先生不仅喜欢谈自己的观点,也非常希望我们大家谈观点、说不同意见,愿意和大家讨论、甚至争论。别人不谈意见,他就启发大家:“有什么不同观点提出来?” 如果开会没有争论,他会有遗憾:“这会没有讨论,开得不成功。”70年代末《作物育种学》全国统编教材开会,他是主编,我负责小麦育种部分,在哈尔滨开会时,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为某个问题甚至争得相当激烈,但凡别人的观点正确,他都会欣然接受。

  大家和他在一起不叫他专家、教授、院士,而是喜欢称呼他为赵劳模,这个称呼真是非常恰当。这不仅是因为他贡献大,还因为他有满身的土气,满脑子都是“三农”观点。他的谈话中经常是农民如何、农村如何、农业如何,总是站在“三农”角度思考问题,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研究问题。和农民交往时,他更是没有一点架子,经常蹲在田边、坐在地上和农民谈生产、了解情况。正是因为他的这一身泥土气息,他的成果才接地气,对生产有巨大推动作用。

  赵洪璋先生非常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他的育种研究都是针对生产中的明显问题进行的,目标非常明确。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选育出四个系列品种在高产、抗虫、抗倒、抗病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点,他可以依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地选择亲本,把育种目标与生产紧紧结合在一起。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生产问题。

  正是因为育种目标明确,所以赵洪璋先生能做到精准育种,我认为他是我国小麦精准育种的第一人。他在育种中主张少而精,是因为他了解生产需求,敢于抓重点,搭配组合针对性很强;少量组合,然后放大群体,优中选优。他的育种地虽然只有5亩,面积小、组合少,但方向准、情况明、重点突出,育种效率高,育出一批又一批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因为他的少而精是建立在深入生产实际、了解生产需求基础上的。

  在重视遗传学基础的同时,赵洪璋先生非常看重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表现。他采取在同一时间内多布点的方法,尽快掌握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表现和差异,确定推广方向,以空间争取时间,缩短生产试验进程。为掌握品种的表现,他每年都要跑很多地方,工作十分忙碌。正是因为这样,大家都戏称“赵劳模育成的都是‘长腿’品种。”

  和赵先生相识、交往多年,他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学术思想、品格、经验、方法上的指导和影响,更直接的帮助是他给咱们提供的种质材料,为我们种质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1968年,因为“文革”,山东农学院小麦育种停顿了一年,1969年,我主持山东农学院小麦育种工作,希望立即恢复小麦育种研究。这一年,我和付焕延老师等到西北农大和西北植物所等单位,了解小麦种质情况。在西北农大,赵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告诉助手宋哲民等,有什么材料尽量支持。我们在这里得到了矮丰三号、孟县201、牛朱特等多个育种材料。我清楚地记得,赵老师在介绍这些种质材料时特意嘱咐我:“牛朱特这个材料个子高、穗子大、很抗病,但是极晚熟,别的小麦成熟了它才刚抽穗。它有突出的优点,也有严重的缺点,你要想办法好好利用它。”

  1971年,我们开始了用矮丰三号、孟县201、牛朱特进行小麦新种质“矮孟牛”的研究。由于赵老师的提醒,我们在思想上格外的重视,认真研究了科研路线和方法,并特意多配了几个组合。经过十年攻关,终于成功创造了“矮孟牛”新种质,并用它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1997年,“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赵洪璋先生在我学术成长发展道路上提供的无私帮助,至今让我心存感激。

  在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纪念活动很有意义。建设现代化强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任重道远。我们要大力弘扬赵洪璋先生的治学思想和服务“三农”的精神,勇于创新,为逐步的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李晴祺,1931年1月出生,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主持培育了高8、白高38、山农587、鲁麦1号、鲁麦5号、鲁麦8号、鲁麦11号、鲁215953等小麦品种;创造出“矮孟牛”“早5” 等一批优异小麦新种质,为我国小麦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完成的“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成果1997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新体制与新模式”,1989 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