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种、种好粮 科技育种让农户吃下“定心丸”_甘玉23玉米杂交种_欧宝娱乐手机版app官方网站下载

甘玉23玉米杂交种

欧宝娱乐手机版app下载

育好种、种好粮 科技育种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发布日期:2023-10-24 17:05:06来源:甘玉23玉米杂交种点击量:1]

  这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调研行,记者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这里育成多个种子“芯片”,有力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很多写着编号的育种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前阵子刚从田里收割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刘建军:首先我们要进行籽粒的鉴定,比方说籽粒的大小,它饱不饱满,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一起看看它的蛋白质含量,我们肯定要在每年的10月中旬之前,要把这个工作完成,目的是为下一个年度的播种做好准备。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起,山东省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开始研发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并积累了大量种质资源。团队培育的济麦22被誉为“划时代的小麦品种”,是目前我国适应性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3.5亿亩。

  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好种子不仅要在风调雨顺的年份能够高产,而且在遭遇极端天气时,也能最大限度保证粮食有产量,农民有收益。

  山东省滕州市鹏宇家庭农场负责人 龙振存:今年5月份一场大风,我感觉毁了,但到地里看很好,所以这样的好品种就是咱种粮大户的定心丸。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培育一个新品种,科研团队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经过多代筛选,需要从成千上万个杂交组合中,综合平衡产量、品质、抗病性、抗倒伏等多种性状,最终找到最优组合。几十年来,济麦系列深受青睐,离不开山东省农科院一代代育种人超前的科研意识。包括济麦22在内的很多品种,审定前已着手后续的二轮改良,相当于给新品种“打补丁”和“升级”。种子的改良升级,让我们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

  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种植培养面积达到700多万亩,连续3年成为山东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

  我国传统的小麦品种,大多适宜加工馒头、面条等蒸煮食品,但由于面筋含量不足,烘焙加工效果较差。随着花了钱的人面食需求更加多元化,我国每年都要进口部分适宜制作面包等食品的小麦作为结构性补充。济麦44满足了市场对超强筋小麦的需求。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刘建军:应该说济麦44从品质来讲是可完全替代进口的优质强筋小麦,它蛋白质的数量和蛋白质质量应该说表现都比较好一点。

  在育种领域,“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是几乎没办法突破的“天花板”。多年来,农民不爱种强筋小麦,主要是产量偏低,即便收购价格高,收入依然不高。

  通过科学育种,山东省农科院推出的新品种济麦44实现了集超强筋、高产、广适、抗病等特点于一身,这也使得它通过审定还不到5年,却已经连续3年成为山东省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受到农民和市场的欢迎。

  在华北黄淮一带,一些地方采取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的种植制度,因为两年三熟,农时相当紧张,现在这一段时间,正是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对育种人来说,农田,是他们第一手科研资料的重要来源。

  在山东省农科院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试验基地,我们见到了正在田间查看玉米长势的玉米育种专家丁照华。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 丁照华:我们看这个品种到底好还是不好,只是靠别人,肯定是不行的,你自己来看,你不在田间发现问题,你怎么去问题导向,你自己凭空去想,哪能出来好东西。

  这片试验基地,占地600多亩,是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里种植的玉米有上百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 丁照华:黄淮海地区育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抗性,抗病、抗倒、抗旱。因为大田作物它不是经济作物,不能靠老百姓的精细管理来解决这一个问题,那就是靠品种。

  历经十多年时间,他们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鲁单510,202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今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主推品种,仅2年时间跻身山东省推广应用前十位。它具有高产、稳产、广适、耐盐碱的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玉米杂交种80余个,多个品种被推荐为国家和山东省主导品种,在全国形成了“鲁单”品种的创新品牌,累计推广面积3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200多亿元,为山东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